深圳海外国际旅行社,专注于企业包团旅游、拓展培训!

中华黄河坛


门票·开放时间:暂无门票信息

黄河坛简介:    中华黄河坛是黄河金岸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青铜峡市,为了礼敬黄河、祭拜黄河、感恩黄河,黄河坛于2010年5月开工建设,2011年4月底建成,总设计是冯钦铎教授。黄河坛长999米,宽200米,建筑面积是6.5万平方米,背靠贺兰山山脉,隔河屹立牛首山,左傍万里黄河臂弯,右依青铜峡峡口。站在黄河圣坛的位置向下望去,眼前的黄河及滩地正好成一个太极八卦图。2011年5月8日,在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感恩母亲河活动中,中华黄河坛首次亮相。
    中华黄河坛创造性地采用青铜铸造,以表达华夏民族饮水思源、感恩戴德、崇敬吟颂黄河母亲。中华黄河坛总设计师、项目总监冯钦铎介绍说:“中华黄河坛在规划理念上遵守三条宗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坛要建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规划布局上采用六条线:第一条是中国祭祀文化一条线,第二条线是黄河五千年文化一条线,第三条线是青铜艺术展示一条线,第四条线是皇家祭祀园林一条线,第五条线是中国传统文化数数一条线,第六条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一条线;在建筑布局上按‘三区、五牌楼、三大道、三大殿、一广场、一坛、一院’:三区为‘思恩区、礼恩区、感恩区’,五牌楼为‘中华黄河坛大牌楼、思恩牌楼、礼恩牌楼、感恩牌楼、文渊牌楼’,三大道为‘碑林大道、农耕大道、文华大道’,三大殿为‘中华人文始祖殿、慈孝懿范殿、百家姓祠堂’,一广场为黄河广场,一坛为中华黄河坛,一院为黄河文化研究院”。
思恩区——饮水思源 感恩报德
    奔流不息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黄河独爱宁夏。她用与众不同的柔情,灌溉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宁夏人。常言道饮水思源。作为华夏新天府的塞上江南宁夏,从黄河母亲那里得到的太多太多……在中华黄河坛思恩区,宁夏用气势恢宏的黄河大牌楼、集古今天下文人骚客咏颂黄河名篇的碑林大道、纳五千年华夏历史经典的大型铜浮雕,向世人诉说着黄河母亲的深厚积淀,一展黄河儿女向伟大母亲感恩报德的诚挚心愿。
中华黄河坛牌楼
    中华黄河坛牌楼是黄河坛的正门。这个15.8米高,45米跨度的10柱9门特大型牌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牌楼,历史上也闻所未闻,显示了黄河文化博大精深的恢宏气魄。
    中华黄河坛牌楼的设计,柱子采用“玉琮”造型;横坊采用青铜器饕餮纹造型;主方顶上设太阳鸟、龙凤呈祥;两个副门顶上分别饰有日、月,以示天地乾坤;主门横匾书写“中华黄河坛”5个大字;太阳门横匾书写“敬天”;月亮门横匾书写“法地”;其背面分别对应书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柱顶为方形,对应方位分别对应“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之象;柱顶为“望天吼”,又称为“盼君归”,昭示黄河母亲盼望海内外黄河儿女归来。
碑林大道
     进入中华黄河坛牌楼,面前是黄河坛三座大道的第一座大道——63米长、54米宽的碑林大道。碑林大道两旁分列着18道铜碑,上面刻有精选了历代吟咏黄河的著名诗篇。在这里,你能看到《诗经·卫风·河广》、《山海经·西次三经》的黄河选句,庄子《秋水》的章句,屈原《九歌·河伯》的诗句,以及自幼学过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咏颂黄河的传世佳作均被收录。
黄河五千年照壁
     走过63米长的碑林大道,面前是7.2米长,7.2米高黄河的五千年照壁。从内容上来讲,涵盖中华古代和历代封建王朝主要历史事件、代表人物及所反映的传统文化。“三皇五帝夏周商,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扫六合惜失鹿,楚忘社稷归炎刘。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争未休。宋辽金元明方立,封建王朝清到头。”一条清晰的历史线路跃然铜壁。铜浮雕的背面,是黄河五千年大型文字版,按照经、史、子、集传统思路,分为“黄河之水”、“黄河之史”、“黄河之子”、“黄河之坛”4个章节,将黄河五千年历史文化精华,浓缩为一万八千字,展现在世人面前。
思恩牌楼
     拾阶而上,青铜制作的思恩牌楼矗立面前。思恩牌楼左右分别镌刻“饮水思源”“感恩报德”,即是“思恩区”主题——展示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表达报孝母亲河的赤子之情。牌楼两侧分列的麒麟神兽着实夺人眼球。古人云“麒麟显而黄河清,黄河清而圣人出”,源自黄河之吉祥神兽的麒麟,立在牌楼两侧作为守护灵兽再合适不过了。
三桥
    通过思恩牌楼,呈现在眼前的是黄河领域九省地图状的一泓水面,它的寓意是九省应饮水思源,共同深念“母亲河”的恩典。水面上横跨着三座大型九孔玉带拱桥,统称“三才桥”。
    根据中华黄河文化讲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和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这三座桥,从左至右分别称为“天健桥”、“人和桥”、“地坤桥”。
    在天健桥的两侧栏板石柱上,我们可以看到雕刻的是形态各异的龙形图案,表达的是“飞龙在天”之意;在人和桥的两侧栏板石柱上,雕刻的则“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象征天地世间人脉生息繁衍;在地坤桥两侧栏板石柱上,雕刻的则是各种形态的凤形图案,地为坤,为女,凤则是雌性物界的最高代表,因此用凤来表示大地厚德载物,恩泽万方之意。
天赐地馈 浑天地动
    思恩区设有天赐阁、地馈阁,寓意黄河恩泽乃“天之恩赐”“地之馈赠”,即承大自然之恩典。天赐阁与地馈阁左右分设浑天仪、地动仪。由此,天赐地馈,浑天地动,遥相呼应。
农耕大道
    走出思恩区,我们即将前往的是黄河坛三区的第二区,也是黄河坛所处的区域——礼恩区。连接两区的是99米长、36米宽的农耕大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耕种在黄河边,生活在黄河边。走上农耕大道,二十四节气图腾柱和朝代农章带着我们踏上祖先的脚印。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高达9米,分列道路两旁,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六节气排列。图腾柱选用青铜材料,每根柱顶有表现这个节气的花信风;柱体配有与这个节气相对应地农耕浮雕图;柱底以竹简文字说明。由于图腾柱上的农耕浮雕图历史上从未有过,专家组精心组织了一批民俗、历史、雕塑、年画的各方面专家,第一次以生动形象的民俗浮雕展示在观众面前,乃历史首创。
十八面汉白玉石鼓
    农耕大道中央矗立着18面汉白玉石鼓,从远古时代开始,经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土地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上面刻着历朝历代农策赋税,即“朝代农策”,逐一浏览,便可知晓中国农耕赋税徭役的演变过程。
礼恩区——为黄河作注 为历史留名
作为农业大国,五千年来我国的历朝历代都以农耕为重。而黄河,则是我国乃至世界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说黄河,不得不说农耕,尤其是黄河农耕文化的历史。在礼恩区,我们可以看到,将我国古代农耕历法二十四节气以民俗浮雕展示的、历史首创的二十四节气图腾柱;可以看到五千年来历代农耕政策变迁;更可以看到首次将六十甲子镇守的黄河坛。所有这些,都在为黄河母亲作注,为中华历史留名。
礼恩牌楼
    礼恩牌楼既选用中国传统建筑坊与楼结合形式,在文化风格上又富有宁夏地方历史特色。上面使用了典型的西夏文化元素符号图案,如牌楼上方的“妙音鸟”与下方的“大力士”等,它代表着中国黄河传统文化与宁夏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妙音鸟”与“大力士”的艺术造型,在西夏王陵景区的宁夏历史博物馆有丰富的文物收藏。之所以采用这两个图案,就是为了彰显“天下黄河富宁夏”!
    礼恩牌楼中央主匾题写“礼恩”两个大字,左右分别为“求仁及礼”“在祀与戎”,以彰显进入礼拜祭祀黄河主景区。
    礼恩牌楼两边有两幅对联:内联是“吮母乳一滴千秋怀念慈恩永铭,卧摇篮三夜万世心想亲情不断”;外联是:“对河图仰望青天惟籍葵忱修俎豆,览洛书俯吻黄河敢凭明德荐馨香”。礼恩牌楼的左右两侧,树立着两尊青铜吉祥神兽——“龙马”与“神龟”。二者均高2.7米,取自于“龙马负图,神龟献书”的传说。“龙马”与“神龟”是中国古代历史神话传说之中的吉祥神兽,“龙马”与“神龟”同“河图”与“洛书”有直接关系,这都是中华黄河文化体系中最典型的吉祥符号。
文华大道
长99米、宽36米的“文华大道”,由十八竹简、朝代文脉两部分组成。
十八竹简
    十八竹简右侧分别取自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侧为《道德经》、《山海经》、《水经注》、《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分别以青铜竹简的形式再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序,恣肆汪洋,精彩纷呈,典籍辉煌。
朝代文脉
    朝代文脉以“石书”形式展现,分别为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石书展示的不是帝王更替,而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萌芽开始,每个朝代的传承关系。逐一观之,可知中国传统文化文脉清晰、传承有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黄河坛
     黄河坛由方坛和圆坛组成,以应天圆地方之说。方坛边长99.99米,总面积9999平方米,选用方柱头,在东、南、西、北各方位分别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守护。中间圆坛用圆柱头,一层青水,二层青云,三层青龙,代表天地之间,黄龙腾飞。圆坛设有5条通道,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列位。每个通道上排列12个甲子,共有六十甲子镇守。
黄河鼎 黄河钟 黄河鼓
    中华黄河鼎,安放于【中华黄河坛】中央,全部用铸铜技术,青铜材质,总高6.3米,堪称“天下第一巨鼎”!中华黄河鼎正面,用篆字题“中华黄河鼎”之名。正面的图案,取自原“司母戊鼎”的主要纹饰,“饕餮纹”,表现黄河作为中华黄河的威严肃穆;“云雷纹”,展示中华黄河的恢弘浩荡;“牛首纹”,象征中华黄河的农耕文明。正面的敲钟击磬、载歌载舞、贡献牺牲的典礼“祭祀” 图案,取自战国时期铜盆上祭祀图;“河伯出行”图案,取自汉代画像石,象征华夏神州对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崇拜与礼敬。鼎背面,用篆字题“司母河”鼎名。背面的图案,取自原“司母戊鼎”的主要纹饰,“饕餮纹”,表现黄河作为中华黄河的威严肃穆;“云雷纹”,展示中华黄河的恢弘浩荡;“牛首纹”,象征中华黄河的农耕文明。背面的“渔猎”和“哺育”图案,都取自战国时期铜盆上的渔猎图案,反映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黄河哺育下繁衍生息的历史情景。中华黄河鼎,右侧面的“禹治黄河”和“禹铸九鼎”图案。左侧面用“河图洛书”图案,河图洛书。中华黄河鼎,鼎耳侧面用“龙凤呈祥”图案,寓意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鼎耳中间用“太阳”和“月亮”的形象,寓意日月恒升、天地交泰、阴阳平衡、宇宙和谐。 中华黄河鼎的底座上刻有铭文,背面镌刻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原话和书法“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谁藐视黄河,谁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黄河坛方坛右侧为黄河钟,左侧为黄河鼓,取“晨钟暮鼓,钟鼓齐鸣”之意。
感恩区——同根同源 民族团结
    黄河,是华夏儿女的伟大母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五千年来,她饱经沧桑,无私关爱着九州大地。是她,给了我们生存的能量;是她,给了我们同样的容颜;是她,给了我们凤凰涅槃的民族复兴。来到感恩区,十八竹筒展现着精彩纷呈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脉络;朝代文脉抒写着华夏儿女依偎黄河的演进;感恩牌楼与三大殿满溢着华夏儿女对黄河母亲的感恩之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团结奋发之情。
感恩牌楼
    走过99米的文华大道,面前是“感恩区”的“大门”——感恩牌楼。这座高12米、跨度27米的牌楼前有黄河铜牛,十八青铜礼器分设左右,陈列铜灯、香炉、香案,上设三大殿,中为“中华人文始祖殿”,塑有“三皇五帝”之圣像;左为“慈孝懿范殿”,塑有女娲、嫘祖、娥皇女英、历代贤母及二十四孝,展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女性之懿范和孝道之楷模;右为百家姓祠堂,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同祖同宗、同根同源之佐证,民族团结和睦、共同繁荣之象征。寓意“感谢黄河母亲哺乳之恩”。
指南车日晷
    这两项中国的伟大发明,作为两仪,摆在感恩牌坊广场两侧,指南车定向、日晷定时,共同寓意黄河儿女不忘中国民族方向,定时回家看看。


景点图片:

深圳旅游公司 | 旅游攻略 | 旅游攻略 | 深圳拓展训练 |广东省内游 | 北京旅游攻略 | 东南亚物流 | 海外公司注册 | 香港旅游攻略 | 旅游攻略 | 华东旅游攻略 | 四川旅游攻略 | 江西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