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赫哲族风情园
同江赫哲族风情园简介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世代以渔猎为生,一直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他们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俗。
风情园依乌苏里江畔而建,园内建有赫哲族展览馆、赫哲族图腾柱、民族工艺品作坊、原始赫哲族民居“撮罗子”和民族风味餐厅。园内还建有人造山、河流和白桦林,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赫哲族远古先民独特的民俗生活之中,同时也可欣赏到赫哲族风情的表演。
赫哲族背景资料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先世可以追朔到先秦。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帝国主义入侵者的掠夺烧杀和土匪的劫掠杀戮,加上天花、霍乱等传染病流行等原因,人口死亡率很高,解放前夕,仅剩300余人。1949年后,赫哲人获得了新生,物质文化生活迅速改善。1982年,人口增至1476人,1990年增至4245人。早年以插草、结绳、刻木、裂革记事,住“撮罗安口”(尖顶棚)、“阔恩布如安口”(圆顶棚)、“希克免克”(地窨子)、用鱼油、松明脂照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赫哲人族长期以来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平原”沿江地带,被称为“林海雪原”的完达山余脉,在“三江平原”蜿蜒伸展。赫哲族属渔猎经济文化类型,从古至今“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只有少数人兼营农业生产。
赫哲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近年来,曾有人致力于用国际音标和注音符号记录赫哲语言,但没能流传使用。
赫哲人与鱼有不解之缘,除了吃,还用鱼皮制作衣服、鞋帽、腰带、围裙、腿绷、手套等用品。因此,历史上赫哲人曾被称为“鱼皮部”。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敬老尊长的良好社会风尚。赫哲人讲究过节,“旧历年”(春节)被视为最大的节日,“什克斯”(除夕)晚上,供奉“别布玛发”--祖宗三代、“五码子”--诸神画像及灶神和火神。
公共交通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