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峡古悬棺
宜昌三峡古悬棺简介
在与情人泉一河相隔的对面,是号称千古之迷的悬棺景区,这里有三峡区域唯一能近观的古悬棺。在距地面百米多高的绝壁中间,排列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巴人棺葬,这里危壁吭耸,堪称鹰愁猿怕,古人何以能置棺其中呢?虽有搭架法,吊绳法等多种推测,但至今仍是未解之迷。
三峡古悬棺由来
自从长江三峡区域的风箱峡(瞿塘峡)古悬棺被发现以来,在宜昌市附近又有多处悬棺被发现。风箱峡在长江三峡的上端,宜昌市在长江三峡的下端。路隔千里,但其悬棺所处的地形地貌、葬式完全相同,可以断定为同一民族所为。
在宜昌市的西北的夷陵区的黄花乡,丛山竣岭,有一个山间小村,名叫新坪村,有一个代代相传的地名——棺木岩。悬崖峭壁,最高处约300余米,黄柏河西支(长江支流,在宜昌市汇入长江)流经壁下。半山岩中有两个岩洞,一大一小,距地面约200米,洞深4米,洞口扁形,约5米宽。1958年当地群众为了找骨头熬制土化肥,取骨人从岩顶放下粗绳,将人送进洞中,将洞中十一副棺材系好,用滑线滑到地面,但由于滑线打结不牢,在半空中脱落失去控制,落到地上被砸得粉碎。取骨人还从另一小洞中推下棺材二副,共十三副。取骨人还说棺木岩大洞中还有一副棺材,因崩下的巨石压着,非放炮难于取下。
1992年当时的宜昌县小峰乡人民政府(现并入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为了开发旅游资源,经请示有关部门同意,在新坪村的又一处岩洞,俗称小棺木岩的地方(注:前述之棺木岩视为大棺木岩),对古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当即成立了文物管理所对小棺木岩进行开发。
小棺木岩与大棺木岩相距约300米,均在黄柏河西支河岸。一在北岸,一在南岸,地形地貌与大棺木岩完全相同,悬岩绝壁,棺木岩洞口就在这绝壁之中。开发者在绝壁上炸开一条通道,直通洞下方,将洞中众多棺材中取出一副置于通道尽头,供游人参观,缅怀祖先创造的古文化,其余棺材封于洞中,以待权威专家进行考证。
新坪大棺木岩的开发可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开发:把具有很高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古悬棺当了肥料和烧柴,实在可惜。随后报请宜昌行署同意,调派长阳县文物干部龚发达同志前来对大棺木岩洞中取下的十三副悬棺进行了考察。棺材长2.2米,为整树筒,一破两开,一薄一厚,均以斧或锛凿成半糟。厚者凿的深约30厘米,薄者凿的约10厘米,棺材板厚约15厘米,两块合拢即成一副棺材,棺材直径约80厘米,一头粗一头细,唯有一副较大的两头一样粗。另置盖板一块,盖板为整块木板。没有榫子,厚约15厘米,成长方形,无拱顶。棺材的木料为楠木,质细未腐烂,唯有朝洞外的一端变得松软而绵,易吸水,似热水瓶塞子一样。每副棺材两头平齐,以斧或锛砍成,没有发现有锯齿的痕迹,从十三副棺材中清出了十三个头骨,女性二个,其余为男性,并发现了一个小孩头骨。从每具尸体遗骨看,没有穿衣服,只是将尸体裹了三层。第一层裹的是白绸子,第二层裹的是粗麻布,第三层裹的是篾席子,然后用细篾在颈部、腰部、脚踝三处各打一箍,再将尸体仰放于棺材中,头部在棺材的大头,两块棺材合拢后,在棺材上又打上三道篾箍,每箍打进一个木屑,使之紧而又紧,再搁置于岩穴中。棺材内遗物:有一层腐烂了的黑灰,群众在现场拾得生有铜锈的耳环一对,直径约2厘米。还有山棕片和细棕绳,群众说都是在脚头发现的,还有大量的酸枣核。
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式为何人所为,众说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古代巴人所为。因他邻近古代川东地区的巴国,也有人说是僰族人和越族人所为,笔者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和史志,认为是古代夔人所为。长江三峡地区在春秋时期以前为夔族部落。周王朝建立后封为夔子国,根据民国二十五年《宜昌县志初稿》和民国三十六年《宜昌县志》记载,襄王十八年(楚成王三十八年)秋,楚灭夔尽有夷陵邻属地,(按宣统通志:据通典诸书云,宜昌府禹贡荆州之域,周为楚国及夔国地,春秋时,楚灭夔地遂尽入楚)此段史料足以证明宜昌府是夔、楚交界之地。宜昌府管辖的东部当阳、枝江、宜都为楚国,宜昌以西所属的三峡地区为夔国。
宜昌古称夷陵。楚项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二字是见古籍者始此(按民国三十六年《宜昌县志》有记载)。宜昌为何古称夷陵:一是西北有夷山,二是楚灭夔后,楚先王墓葬于此,故称夷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始置夷陵县。夷:《辞源》713页对这一特定词语进行了概述。夷:古对异族人的贬称,春秋时期以后多对中原以外民族的蔑称,说明古代的宜昌人不是中原民族的楚人,而是夔人。至少宜昌西北的夷山地区应是夔人。“夷山,夷陵邻属地。”足以证明宜昌西北的新坪村正处于夷山地区,这里的祖先应是夔人。
《辞源
公共交通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