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珠寺
孜珠寺简介
孜珠寺位于丁青县觉恩乡境内孜珠山上,离县城约45公里。
“孜珠”是藏音直译,意为六山峰顶,宗教上象征着六度波罗蜜。据称孜珠寺是由藏王穆赤赞布创建,到活佛罗丹念布时代,孜珠寺进行过一次扩建,并刻印经书、塑造佛像,孜珠寺初具规模。进入喇嘛嘎旺朗加时代,该寺的显密学经体系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使得孜珠寺的学经体系上了一个台阶。
在历代孜珠寺活佛和大师们的艰辛创业下,孜珠寺从建筑规模、僧人数量、学经体系和跳神风格等方面,都对昌都地区后来的宗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当佛教在藏区大部分地区占了统治地位之后,苯教在以孜珠寺为中心的地区生存了下来,这使得孜珠寺在苯教寺庙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直到现在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居民仍信奉苯教,孜珠寺也成为苯教文化的特殊圣地。
背景资料
根据苯教的《无垢经》经文记载,苯教祖师敦巴辛绕在18000年前在西藏传承佛法及文化并创造苯教,使人们不仅在生活上得到改善,而且在精神上得到寄托。
苯教也供奉释加牟尼佛,苯教与其他教派一样,以菩提心为根本,使人诚心向善,驱除邪恶,心向和平。
根据苯教历算,藏王聂持赞普3500年前在全藏地区兴建包括孜珠寺在内的37所大型苯教寺庙,孜珠寺当时规模庞大,有上千僧人在寺中修行;十四世纪,在苯教大师罗邓宁波主持下,又重新修建孜珠寺。
苯教经文记载,苯教祖师敦巴辛绕以神变方法来到孜珠山,使孜珠山得到加持和发愿,由于这种加持和发愿,使山上不断出现修行极高的上师。在3500年里孜珠山曾出现过82个孜珠上师(指获得超自然能力的活佛),这些上师在长期修行过程中,因为他们的法力在孜珠山石上留下的脚印和手印,现在仍清晰可见。
公共交通
出租车
从县城打车过去,起步价5元。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