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沱河气象站
沱沱河气象站简介
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麓,屹立着一座设备先进而齐全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坐落在海拔4700多米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总面积约2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的第三极”之称,它对中国和亚洲甚至对整个北半球乃至全世界的气象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沱沱河气象站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研究站,也是具有独特作和全球资料交换站。这里地势高寒,空气稀薄,全年冰冻期为331 天。气象站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为全人类观测风云的。
中国古今气象观测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而古老的国家,气象科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有许多关于观天测侯的传说。自三皇五帝起,我国历代都把天文、气象、时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夜中星虚,以中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说明观测鸟、火、虚、昂四星,在于鉴定仲春、仲秋、仲夏、仲冬的节气,也就是说观测星辰主要为了制定历法、分清节气、了解气候、便于安排农事等生产活动。因此,历代观象机构兼有观天象、望云气、察物候、测地动、制历法等多种职能,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是华夏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
2004年9月,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世界距今4100年的最古老天文观象台遗址。有关专家推测,多种数据表明,这座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比英国公元前1680年的巨石阵观测早近500年。观象台坐落于陶寺古城遗址东南位置,形状为一座直径约50米的半圆形平台。台座顶部有一半圆形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由西向东方向,呈扇状辐射着13个土坑,同时有13根夯土柱。古代人利用两柱之间来观测正东方向的塔儿山日出,并根据日光影可以推测出一年的十二节气,经与现在农历时间比较,实地模拟观测后,节气时令精确度很高。
我国古代的气象观测
有关古代天文、气象观测的记录、传说和故事的历史文献,十分丰富。历代官方组织或地方民间编写的许多史志、典籍,都有天文、气象、物候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观测记载。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气象观测方面原始档案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经研究发现,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不但有各种天文、气象、物象等观测文字,还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从著名的考古学家对1936年出土的一片殷墟卜辞进行研究表明:公元前1217年中国不仅已作出10天的天气预报,而且还有连续 10天的天气预测及实况记录。
周代,随着生产力的产生的发展,对天气气候的变化也就越来越重视,从中央到各诸侯列国,都设有观天、祭礼的场所,称为“灵台”、“明堂”。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社会不稳定,各国非常重视观天占侯。有每逢节气日历记录物候和天气的传统,《左传》中就记录了许多关于云和和大气光的观测结果,并首次论述了八风(八种风向)。《管子》中也有气候、节气、物候方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了清明、大暑、小暑、始寒、大寒五个节气的名称。
盛唐时期,国泰民安,气象观测技术也有较大的进步。唐太宗时期的科学家李淳风所著的《观象玩占》一书中,曾详细介绍了当时观测风的方法:“凡候风必於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以鸡羽八两为葆,属竿上。侯风吹葆平直,则占。”这里指出测风的场地要求,同时也说明了风观测器的构造。
宋代的科技和学术文化成就辉煌,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在天文、气象方面的发明和学术文献也非常多。其中突出的有南宋秦九韶在《数书九章》首创天池测雨、竹器验雪等测量降雨量和降雪量的测算方法。
明清时期,建有“观象台”,进行天文、气象观测,其中有著名的北京古观象台和南京鸡鸣山观象台。此外,各地州、县,也负有观测任务,凡有灾异现象,特别是风灾、雨灾等气象灾害,都必须呈奏。在清代,许多地方都要定期上奏《晴雨录》、《雨雪粮价》等报告,各地官员也有大量的有关当地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的奏折。如今,在我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珍藏有大量的古代雨雪粮价、黄河水文灾情、气象灾害、自然现象及天文地理方面的档案。
新中国的气象观测
新中国成立前,在长达40年的岁月里,由于内乱外患等种种原因,气象观测业务的整顿、统一成为新中国气象业务的一项重点内容。直到1952年底,全国共有气象台站317个,其中气象台34个、气象站283个,气象测报网也已初具规模。1953年我国还只有气候
公共交通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