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古镇
州城古镇简介
州城古镇历史悠久。据白羊村遗址(距州城8公里)考古发掘证明,3800年前的州城就是一块人类早期的繁衍生息之地。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朝 廷就在州城设置宾川州,到民国二年(1913年)才改为宾川县,直至解放后的1956年,县城迁往牛井,州城才改为乡镇。
古城为正方形棋盘式格局,城方如印。十字街中心建有四层六角攒尖顶过街钟鼓楼,雄居全城,与宏伟的文庙、武庙等古建筑遥相辉映。钟鼓楼将全城四等分为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北门街,至今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古道风貌,大量融合中原文化、白族特色和法式风格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分列两侧,铺面鳞次栉比,整座城池基本保持着明清古城格局。
此外,尚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钟鼓楼,是宾川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土木结构建筑,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建筑艺术最精湛的钟鼓楼,也是全省唯一一座建在乡镇的钟鼓楼。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川桥、知政桥以及笔山书院、天主教堂、川庙、报国寺、忠列祠、城隍庙、观音阁、文昌宫、武皇庙等10座古建筑,与文庙、武庙和众多古民居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城池。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古镇州城曾创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业绩。自明代起,重教兴文,尊儒倡学在古镇蔚然成风。除文庙外,到民国时期该镇有书院2座,私塾、教馆近20处,共培育出何邦宪、李根长等宾川籍进士10人,举人64人,贡生多人,经元、秀才若干,古镇州城成了培育人才的摇篮。
目前,古城内共保存有文物古迹16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其他古建筑10座,石碑刻7道,古树名木9株。
公共交通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