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宗祠
2015-12-08 16:16:58
郑氏宗祠简介
浦源村郑氏宗祠始建于宋代,相传是河南荥阳迁到浦源的朝奉大夫郑尚公八世子孙晋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1814年)重修。文革时遭到破坏,一九九六年秋大规模整修,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
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树腹中空而枝叶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名之“灵樯”。
大门上“郑氏宗祠”四个字为坚幅,据说在古代只有皇帝国戚的宗祠才能这样建造,整个祠堂为三进式中国古典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宗祠正厅供奉着北宋驸马郑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们夫人赵氏、吕氏塑像,左边是建祠及保护鲤鱼――郑晋十公及夫人塑像,右边是广行善事,最后归神郑九公塑像,两侧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如同“家谱”。
龙头祖牌底座为“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各种木刻,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工艺精巧,剔透玲珑。文革时,浦源村人将这些龙头祖牌藏于夹墙或村外山洞,避免了遭受破坏。目前,经修复,形成华东地区最完整的龙头祖牌。
祠中还有诸多匾额楹联,流金溢彩,书法精堪。正厅高悬明朝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蕴藻流芳”。在二进厅还有省军区司令员任永贵的“明德惟馨”,民国时宁德县知事黄式苏的“咸林望族”,民国福建省长、海军上奖萨镇冰的“硕德耆年”等要人题写的匾额。
还有几类匾额:或颇具艺术价值,如“文魁”是清宣统年间兵部尚书闽浙总督事示松写的原字大小刻成;歌颂郑氏某族人的高尚品德,集中体现在“孝”、“节”上,如“孝迈黔娄”、“孝德动天”说是替父送死郑锡繁公;“筠贞柏翠”说的是叶氏孺人守寡六十载冰坚玉洁,另外歌颂节妇的还有“晚节弥芳”、“节顺流芳”等;
说家庭和睦相处,如“一堂五代”、“堂联五代”等;最后一类是歌颂家族诉,如“源远流长”、“荥阳世族”等。可以说,每块匾额都有一个故事。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则洞开祠堂大门,搬出家谱让村人翻阅查看。同时,演“社戏”三天。戏前,举村人共聚,商讨一些村中大事,形式较为隆重,很象“民主集中制”。
公共交通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