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长城
2015-12-08 16:20:45
东长城简介
明代建立初期到明神宗万历年间,前后历经200余年都在修筑长城。明朝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瓦刺、鞑靼的扰掠,“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最初在北方建置有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四镇。以后又增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加上固原(陕西镇)和山西的偏关,均派重兵把守,统称“九边”。
明代的宁夏镇“犄角榆林,屏蔽固原”。宁夏镇总兵驻地在甘肃省宁夏县(今银川市)管辖的长城,东起大盐池(今宁夏盐池县),西至兰靖(今甘肃皋兰、靖远),全长2000里。
明代长城在宁夏长度约400多公里,主要有灵武横城至盐池县东的“河东墙”。据《弘治宁夏新志》载,这道长城“自黄河嘴起至花马池止,长387里”。长城多为土夯或砖砌而成,与北八达岭等处的砖砌长城风格不同。
东长城的走向是,从西长城北部城墙中间的新腰墩起,折而向东北,与北边城墙成“丁”字形。整个东长城踏查有24,378米,与历史记载出入较大,主要原因是通过农田和居民点的一大段,具体走向多数已无法顺迹查明。
从新腰墩起到野麻湾堡这一段长城,因是通过戈壁,虽经四百余年风蚀,但人为破坏较少,故基本完整。这段长城总长为18,760米,其中存墙13,660 米,残基5,100米,墙残高2.45米,上部宽1.3米,底宽3.5米,为黄土掺沙后夯筑墙,夯土层19~13.6厘米不等。墙内也有松、杨、柳木桩和芨芨草。
这一段长城上,据传有墩台12座,现在较完整的9座,已毁3座。墩残高9米,底长10米,底宽7米,上宽5米,上长7.5米。每个墩台之间的距离为1700米,比较均匀。墩台内侧常见有烟燧,因天长日久,风吹雨淋,已成为土堆状。
从野麻湾堡到新城堡这一段长城,多是从农田、居民点经过,自然和人为的损坏比较严重。尤其从野麻湾向东北到长城大队,全部是烂草滩,遗迹已看不清。这一段长城上,共有4个墩台,2个完整,2个已拆毁。墩残高5.9米,底宽10米见方,均为白焦土所筑,夯土层厚25厘米。墩台附近无烟燧。
公共交通
交通速览
没有公共交通可以直达,建议自驾或者包车前往。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