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景点 > 甘肃景点

皇娘娘台遗址

2015-12-08 16:27:13

皇娘娘台遗址简介

  皇娘娘台在1957~1975年曾进行4次系统发掘。遗址有住室,窖穴和墓葬。庄室多为半地穴式,呈方形,面积较宽,内部均有白灰面。根据遗存部分推测,住室的建造都是先由地面卜挖成方形土坑.然后在底面和墙壁上涂以白灰面,构成四合璧半竖穴的形式。在住室周围,有窖穴和炉灶分布。窖穴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穴内满填灰土。在一大型窖穴边缘,有柱穴15个,均匀沿坑排列,穴内有朽木痕迹,间有砾石片、细石片和陶片混入。
  据专家推测,这些遗迹表明此处原为棚房,用于储藏东西。墓葬遗址很多,分布与窖穴和住房交织在一起,有些则直接利用废弃后的窖穴埋葬。葬式有侧卧屈肢,仰卧屈肢、仰卧伸肢,也有单人、双人及多人葬,个别的有二次葬。随葬品数日较多,且已按身份地位增减。如有一墓内合葬一男二女,男性仰卧居中,左右各卧一女,均呈侧卧屈肢,面向正中,表现出女子对男子的服侍奉待之意。这反映出当时社会贵贱等级分明,男性占有统治地位。
  皇娘娘台遗址出土的各种文化遗物较多,大致上有陶器、石器、骨器和铜器。陶器多破损成片,以泥质红陶最多,彩陶较少。器形和纹饰与西北地区同类文化遗存大致相同,但碗、盆、钵之类的器形却少见。石器种类很多,有斧、刀、凿、镰、镞、纺轮、刮削器等各种生产工具,多为磨制,打制的较少。细石器所占比重相当大。石器是当时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它的普遍应用,证明农业经济已经有很大的发展。
  骨器种类亦较多,有针、凿、锥、镞、义、珠,还有牛、羊、猪、拘、鹿等兽骨。兽骨的出现,反映出畜牧业的发达,而骨针,骨纺轮则标明纺织和缝纫手尹工也相当盛行。箭镞的普遍使用,可知狩猎仍是人们的一种辅助性生产。卜骨的数量也很多。人们用它占卜,一般不钻不凿,仅有轻微的刮削,但都有灼痕。此处出现的卜骨较原始,与殷商时期差别较大。铜器的出现并使用,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皇娘娘台遗址出卜的30件铜器都属红铜,形制有锥、刀、凿,为成批出土年代最早红铜器。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李渊为西凉国王李衏的7世子孙。李渊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遂在尹夫人台的基础上修建了尹台寺,后人遂称尹夫人台为皇娘娘台。现在台上建筑已不存在,但是,台的遗址还依然如故。近几年来,在这里多次发现板瓦、瓦当和砖等建筑遗物。这些遗物及古台遗址像一座永不消失的丰碑,记载着尹夫人曾经在历史上作出的贡献。

公共交通

(仅供参考)

去甘肃旅游特价线路
甘肃旅游景点
全国免费电话:4006968188旅游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