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
2015-12-08 18:03:33
西安钟楼简介
钟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原址在广济街口。万历九年迁址到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成为一做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万历年间,关中地震道士高承之断言,有万年鳌鱼在地下作怪,于是知府将钟楼迁到现址震住妖孽作祟的穴口,从此西安天下太平,万民乐业。钟楼正面的楹联就反应了这段传说。
钟楼在古代是报时的,晨钟暮鼓成为西安的标志之一,但是过去报时并非清晨敲钟,黄昏击鼓。据考证,老西安报时的其实是钟鼓并用。这口钟名云:景云,铸成于唐太宗景云二年,钟高二米,直径达一点五米,重达万斤,钟身鹤飞龙翔,钟鸣声扬数十里。起初置于广济街口钟楼内,明朝钟楼迁址后置于钟楼之上。真品现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仿制的。每天西安报话大楼上,洪亮的报时钟声,就是这口钟的录音。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构造技术上即应用了唐宋建筑的法则,又有不少改革和创新。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由钟楼北侧拾级而上,一层大厅天顶“万道霞光”的圆形彩绘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快由四季花卉组成的彩绘天花,鲜亮艳丽、栩栩如生。一层大厅的西墙上分别镶嵌着三方碑刻,第一方是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翻修钟楼后留下的碑文记载;第二方是清政府于乾隆五年大修后由陕西巡抚张楷书写的《重修西安钟楼记》碑;第三方是由陕西巡抚龚懋贤在钟楼东迁后亲笔提写的《钟楼东迁歌》碑,将钟楼的价值及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色彩给予恰如其分的体现和评价。
钟楼表演节单
编钟表演曲目
1)民乐《登楼曲》(含舞蹈)
2)长安古乐《奉金杯》
3)名曲《春江花月夜》
4)长安古乐《摇门栓》
5)古曲《飞天》(含舞蹈)
6)编钟独奏《茉莉花》
7)古曲《大登殿》
8)《秦腔曲牌》
每场四首滚动演出,表演时间10-15分钟
每日八场,时间分别为:9:00、10:00、11:00、12:00、14:30、15:30、16:30、17:30
公共交通
公交车
11路、12路、15路、16路、26路、29路、32路、35路、36路、37路、43路、118路、201路、203路、205路、208路、215路、215路区间、218路、221路、222路、229路、235路、251路、252路、300路、302路“钟楼”站下。
轨道交通
地铁2号线钟楼站出来即是。
出租车
从古城墙南门打车到钟楼6元。
步行
从古城墙南门步行约20分钟。
(仅供参考)